
立即加星标

低空资讯不错过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化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、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建设引领,统筹产业发展和低空安全,大力培育低空市场,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,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战略支撑。到2026年,低空经济产业生态不断完善,发展规模不断壮大,服务保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,打造立足山东半岛、辐射全国、面向国际的低空经济示范区。
——产业发展提质增量。拓展多机型总装制造能力,积极引进电动、氢动力、混合动力等新能源低空飞行器整机制造及示范运营项目,全市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,培育引进整机及关键零部件制造等龙头项目5个以上,孵化低空经济企业30家以上,打造10个低空重点领域特色集群。
——示范应用加快拓展。拓展低空公共服务应用场景,打造海洋特色示范场景,构建满足多种需求的低空智能物流网络及城市空中交通网络。低空飞行(不含微轻小型无人机)突破4万架次,开通5条以上区域无人机物流航线,4条以上景区旅游航线,2条以上短途运输航线,打造10个低空经济商业化飞行典型场景。
——创新能力显著提升。国家大科学试验装置项目基本建成,引进一批“高精尖缺”低空人才和团队,打造一批低空经济领域高能级创新平台。新增国家、省级创新平台5家以上。
——设施服务建立健全。建成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,实现“飞行一张网、申请一窗口、资源一网查”。开通10条以上市内无人机航线,实现载货无人机常态化飞行,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(eVTOL)商业化运行取得突破。


往期回顾